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邹陵阮姓自南宋绍兴二年(1133年)由宁德市漳湾镇迁古田县大甲乡阮洋入邹洋,距今800余载,可谓历史悠久,生生不息。 溯肇基祖大闢公一家数口入邹洋,迄今蕃衍4000余户20000余丁(包括迁居外县乡)。邹陵阮氏从廿一世(迁邹六世)祖福公以来人口逐增,由于地理条件所致,各广不断向外迁拓,截至2000年编志材料统计,人口遍布于古田、罗源、连江、霞浦、宁德、屏南、周宁、寿宁、福安、闽清、政和、建安(建阳崇安)等十余县。并山东泰安,湖广(湖北)随州,湖南长沙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编写《邹陵志》中兼续修家谱,仅邹洋家谱登载人口6000多人。历代以明清两代人口发达较旺盛,而功名仕宦也以明清为主,世隆公名满,以书经中式任罗源县尹寻拜福州路都无帅历官至枢密使加参知政事。明有冠带五人,清有各类功名顶戴十八太学生等计76人,阮思谨公字宗恪,因定海一战获胜,清皇授以三品参将职。民国间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6人,大学生3人(文学法学士各一人),在政府任职人员16人。 解放后至2000年上中专以上学历369人,其中大专以上191人,博士3人,副教授以上3人;副科级以上41人,其中处级以上11人,副厅级以上3人;中级以上职称7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32人。获世界冠军1人。 邹陵宗祠与村庄布局融为一体,宗祠大门坐丑向未,正厅坐子向午兼壬丙。自门外方正坪步箭弓桥,过与长生沟相连之提刀沟登门,走两仪四象上十二星辰进入大厅。望五虎靠狮山,堂前建一字照庭,堂后凿口月双井,屏后登二十六禽(阶梯名)上高三丈六六的主楼,远瞰俯眺,舒畅胸怀,东西两旁小厅护翼主厅和外围五个虎形山环卫,即成五虎朝狮又名群臣拜土之象。祠外沿狮山向北有凌云亭,登二十八宿(石阶名),下七十二贤人(石阶路)入村,过方正坪直循东湖过镇水尾拱桥抵达毓麟宫。毓麟宫为文物保护建筑,内供陈靖姑为村民和四境群众所信奉,庙宇巍峨屹立于防风林与东湖沿边。林木扶疏,水光掩映别有幽静,东湖为人工所凿,湖中拥双巨石为虾点睛形似黄虾上水。风景林在东湖之前中隔虾蛄岭通路,每当夏秋季节正好抵住东南入侵的台风,使村民住屋获益菲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