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双井 于 2012-7-17 12:24 编辑 / z# Q8 C6 b7 k" O0 g9 E
7 L* C4 R3 J# x6 D% q* D) }亲恩浩连天/ A1 a/ A) ]9 k A4 l8 |
前几年,和哥哥一起回味儿时的趣事,很是开心。望着已生华发的哥哥,我感慨地说:“哥,我们也快老了!”这一提到“老”字,俩人不由惜叹时光飞逝,几十年,恍惚就是一瞬间的事。呵呵,老之将至啊!
7 i) k( t) M; ` C4 o# `6 F谈到老,感叹老,便想到“老”。我猛然想到村里的家乡老人,他们忠厚朴实,辛勤一辈子,劳累一辈子,有的还没看过火车、没看过轮船啊。于是,我提议:“哥,把村里的老人接到市里来玩玩吧!”哥热情地回应道:“要得,要得!”
2 U. U* q, u" H) x村里大多数人姓阮,只有几户杂姓。不久,但凡年满60岁的,不管是阮姓还是他姓,通通都接了过来。我开着车,陪他们狂大商场、进大超市;陪他们看长江水流滚滚:陪他们看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陪他们看江上的轮船劈波斩浪;陪他们看大桥上的火车呼啸奔驰......, D A& M8 U2 j" r( @2 `$ J
住的虽然不是四星、五星级酒店,但我们尽量安排既不掉档次,又便于观景的旅馆。呵呵,住进二十几层的宾馆后,不领带他们,有的自己还下不来呢。2 I3 R- i! d5 T8 c$ V$ {
一行十来个人,吃的我们全安排在酒店,没有一餐家宴。目的呢,就是想让他们享受享受一番酒店服务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不知道为什么,菜应当是合口味的,但他们却都不太敢大胆地往嘴里夹,拘谨拘谨的。$ X/ z, T% {) `* ~/ z- U
来和回去,都用专车接送的。从他们走出家们那一刻,到回到各自的家中,老人们的嘴就象一弯新月,一直都挂着笑意,开心而又快乐着,看得出,在他们心中激荡着暖流和感动。望着老人一个个脸上收不拢的笑意,我心中也有说出的快乐。接老人来玩,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花了点小钱,但对于他们来说,却圆了一生的梦。看了火车、看了轮船,到都市转了转。" r+ V |+ Z: F0 @: v( q! p
以往回村子里,老人们见我们回去了,总是远远就笑着喊上我们的乳名,亲切地打招呼:“回家啦!”每回临走时,乡邻宗亲总是要拿点什么吃的给我们带上,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食物,但却也是他们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有时小孩知道我们要走,会飞快跑回去告诉大人,大人会停下手里的活赶过来送送。自此以后,后生小辈对我们更尊敬,长辈老人更是感激。每回回家,后面车箱里总是装得满满的。
5 t0 l* Y3 _4 U$ G# z1 F- x父亲退休后,我们兄妹几个每年都安排父母外出旅游一次。几年来,遍历了不少国内的名山胜水。母亲有一次无意中说到,还没坐过海轮。今年六月,我们便安排父母参加省老年体协组织的老年旅游团前往韩国。从大连坐海轮到韩国,来回十天,父亲一程共照了三百多张照片。回来后我把他们照的相片印成一本相册,逢人便拿出来展示,俩老心里乐呵呵的。一次我问他们,明年想去那里?母亲笑着说,再也不想出去了。我听了此话,心里一惊,暗忖是不是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妥的。便问母亲,母亲说,飞机也坐了,海轮也坐了,国也出了,年纪大了,走不动了。
$ k9 n, x& r2 H6 O; {# C0 F听了这话,使我想到一句话:“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如果等有条件再做,可能就失去了行善行孝的机会了。- s3 K2 ~) c1 ?- P# s$ Y& ~
我想,所做的这些事,更重要的意义是我们为后辈做了个榜样。假如,在我们老了的时候,有后辈宗亲组织我们出去看看,去走走,那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Q4 x" z. S+ K R
百德孝为先。古人说得好:“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老祖宗的古训将“孝”放在首位,其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啊!圣贤的经典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用来为自己脸上粉饰贴金的,而是要我们好好地做。孝如此,宗亲工作何尝又不是如此呢!5 ^- A$ R9 i" C2 y
有道是“亲恩浩连天”。我说这么多,也许与宗亲工作并无大多的关联,但在我心中,宗亲工作是服务,是感恩,是付出,是帮助,是关爱,是奉献!假如,把每一项宗亲工作都当作一个个经济计划来做,这是宗亲工作吗?我想,一定不是的!# O5 R' R* J$ ]3 ?% |' X'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