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564|回复: 0

    淮安进士兄弟“淮南二阮”阮学浩阮学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8 20: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安阮氏在清代一门五进士,七世两乡贤。翰林成双,清官第一,祖孙三代婆媳四位诰赠一品夫人、辛亥革命先烈,这在全国都是令人艳羡的奇迹。阮氏祖籍江西省清江县。祖上元末参加农民起义,明初随军驻守淮安府大河卫,遂迁居山阳县(淮安旧称)。
          阮应韶生了两个儿子,老大阮学浩29岁中进士,老二阮学浚28岁中进士,而且兄弟二人同入翰林院为撰修官,一起编纂《世宗皇帝朱批御旨》、《世宗皇帝实录》、《皇清文颖》、《大清会典》,校刊《四朝实录》等历史文献。翰林院官员主要工作是编纂文献,还常出任乡试、会试主考官及地方学政,还有可能一步踏进权力中枢。新科进士中只有经考核为优秀并且有朝中大臣保荐的一小部分人才能进入翰林院,阮学浩因无人保荐差点失去机会。考核时由雍正帝钦定为第四名,点他为翰林,反而显得特别光荣。阮氏兄弟二人同在翰林院任职成为士林中广为传播的佳话,“淮南二阮”雅号在朝野中逐渐传播开来。
      1742年春,阮学浩出任湖南学政。临行前乾隆帝告诫他到任后要“端士习、杜请托、拔真才”(阮葵生《显考缓堂府君行述》),并晓谕驾驭属员的方法和技巧;年逾八旬的老母也谆谆叮嘱他:“汝脱青衫未久,当知寒士单寒之苦”(同前)。抵湘后,他勤奋工作,秉公办事,杜绝一切后门,严禁钱学交易。每一场考试过后,他组织幕僚认真评点,要求每一份试卷批阅三遍,即使是最差文章也要细加圈阅,要让生员心服口服,让每个人都有收获。他在学政衙门办公,不设守门人,大门小门一律洞开,所有当差及府、县生员有事可直接到他跟前禀报。学政权力很大,许多人向他行贿,不仅没得到好处,反而栽了跟头。长沙一位大财主见正面进攻不行,采取迂回策略,令管家携带重金千里迢迢到山阳县阮氏门上走夫人路线,后被棍棒打得抱头鼠窜。阮学浩闻讯,感到十分欣慰,更坚定了拒贿反腐的决心。三年当中。他走遍了沅湘两岸,踏遍了苗岭山寨,建书院,修学宫,赠图书,恤寒士,清廉学政的美名传遍了三湘大地,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年学政任满,考核为优等,乾隆帝有意让他到云南再干一任学政,他以母老为由辞官归乡。归乡后,江苏巡抚庄有恭登门拜访,请他出任淮阴书院主讲,他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不要任何报酬,乡邻闻讯无不为之感动。见县学房舍破损严重,他带头捐资修建,并把被褥带到施工现场,住在工地上以便监督施工。事后,漕运总督杨锡绂亲自撰文,并勒碑纪念此事。他发起成立民间助学组织“洒扫会”,要求入会会员每天捐一分钱,所得款项主要用来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读书。他又在勺湖构筑草堂,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读书学习。在他归乡前的九年中,山阳县进士考试记录为零,而在他归乡之后至他去世的十余年中,山阳县共考取12名进士,此外还考取了数十名举人和数百名秀才。
      乾隆帝第二次南巡(1757年)时,阮学浩及阮学浚在淮安红花埠迎驾,敬献诗册,得到乾隆帝的称赞,获赏大缎一匹。乾隆帝第三次南巡(1762年)途经淮安,主动邀见阮学浩,并亲切询问许多事情,对其泽被乡梓的义举赞赏有加,赐大缎一匹以示慰藉。除在翰林院编纂的著作之外,他还有《淮安府志》、《娱萱亭稿》、《职恩堂馆阁集》、《诗文全集》、《缓堂别集》等著作传世。
      他逝世后,乡人及亲友建立“太史阮公祠”以纪念他的功德。祠堂大门、二门对联为:
      学探二酉,泽汇三湘;
      清官第一,翰苑成双。
      此外,在他生前讲学的勺湖草堂,弟子又设祠纪念他。大门正上方题有“裴园老前辈祠堂”字样,大门两边为其重孙阮钟瑗题写的楹联:
      新规式焕登斯堂也春秋弦诵可者识当年楹荦书卓带草丰茸;
        蝇迹就湮遏其地者俯仰客与犹缅想先时勺水瀹涟湖炮荡漾。
      祠堂里两边木柱上有著名文人裘曰修题写的楹联:
      风雅是一吾师馆阁卅年推钜手;
        春秋毖歆毖祀烟波一片想清标。
      从这些楹联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他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同时也是对他的成就与贡献的肯定。阮学浩原配陈氏为夫人,诰赠一品夫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