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17380|回复: 25

    原公安部长、海南省委书记兼省长阮崇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1 17: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阮崇武.jpg
    阮崇武[1],男,1933年5月生,河北省怀安县人。汉族,大学本科。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呼和浩特市长阮慕韩之子。
    学习简历

      起始日期 结束日期 学科类别 毕业学校

      1951 自然科学 北京工业学院汽车系学习

      1952 人文科学 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学习

      1953 -1957 自然科学 莫斯科汽车机械学院学习

      工作简历

      1957 沈阳铸造研究所技术员,副主任

      1962 一机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五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
       


      1969 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1 上海市科技交流站组长

      1977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临时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秘书长

      1978 驻联邦德国大使馆科技参赞

      1983/3 1985/6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83/4 1985/12 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兼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1985/9 1997/9 中共中央委员

      1985/9 1987/4 公安部部长

      1985/11 1987/3 武警总部第一政治委员

      1987/3 1989/7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9/7 1993/1 国家劳动部部长

      1993/1 1998/2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书记、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海南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8/3 2003/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发表于 2011-4-11 1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氏的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2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氏的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8: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阮崇武可能是当代阮氏级别最高的官员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16: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武的高官是阮氏宗亲楷模。请问他现在那里近况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5 2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氏的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亲历开国大典 倍感激动
    阮崇武激情回忆开国大典.jpg
    “延安娃”盼来开国大典
      文\海南日报记者文刚实习生丁静
      1949年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来自首都各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约30万众,举着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还有用红绢糊的五角星灯,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开国大典。原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那时还只有16岁,正是一名高二学生,刚刚跟随大部队由延安来到解放了的北京城。
      鬼子投降我们高兴地跳高声地唱
      阮崇武的父亲阮慕韩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以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在平津一带进行地下党活动,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离开北京,在晋察冀边区工作,后转移到延安。阮的母亲独自抚养家里7个孩子。1943年,日本军队横行中国,一旦阮家的抗日背景暴露,全家人性命堪虞。阮母在万般不舍之下,决定让15岁的三女儿带着10岁的大儿子离开北京,去寻找父亲。带着抗日的憧憬和生的希望,1943年的年底,阮崇武和他的三姐,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历经半年的时间,千里奔走,几经转折,从北平走到了延安。这一别就是6年。
      从1944年5月4日到达延安,到1945年10月底离开,在延安的短暂生活,为阮崇武的一生打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生活虽然艰苦,但革命圣地的火热激情,却滋养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那一天,是阮崇武对延安生活记忆最深刻的一天。就在那天晚上,住在宝塔山对面的窑洞里的阮崇武看到,四周山头上相继点起了火堆,好多人用喇叭高声喊“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大家都冲出窑洞,高兴地跳,高声地唱,山头和山头之间歌声激荡……
      鬼子投降了,阮崇武跟着部队离开延安一路行军,到达张家口,进入了边区联中。后又随学校回到了刚刚解放的北京,进入了北平师范大学男附中。
      揣上馒头广场拉歌欢呼等盛典
      “1949年10月1日早上六时多起床,吃完早饭,学校就组织我们出发了,每人揣上两个馒头,直奔天安门广场。我们学校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南新华街,毗邻天安门广场,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虽历经六十年时空转换,阮崇武依然鲜活地把我们拉回开国大典那激动人心的一天。
      当时天安门广场上,有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是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的会场。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相比,可说是焕然一新,广场也宽广平坦多了。
      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只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供大会指挥和外宾观礼。
      “我们学校分配的位置较偏,在天安门广场南部,离阅兵仪式的长安街挺远,同学们来到广场上,大家一起拉歌,一起高喊‘毛主席万岁’,热情高得很。广场上的群众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没有人乱走动。”
      “转眼到了中午,同学们啃着馒头,没有水喝,就硬咽下去。”阮崇武说,在天安门广场上七八个小时里没上过厕所,累了就在地上坐会儿,每个人都积蓄着热情,等待着。
      开国大典欢快浸满每个人的心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们经由新华门来到天安门,从西头马道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金水桥南大约50米处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的人群欢声雷动。“毛主席的讲话从天安门广场的喇叭中传来。”时至今日,阮崇武模仿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惟妙惟肖。虽然看不到长安街阅兵和群众游行队伍,大喇叭传来的每个字他都刻在心里。
      阮崇武说难忘升国旗仪式,新中国的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与此同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广场上人群安静下来,注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而美丽的五星红旗。随后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奏鸣中开始了阅兵式。每通过一个受阅部队,广场上都是一阵热烈欢呼,“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看到,但是欢快的气氛已经浸满每个人的心。”阮崇武说,“飞机飞过,有大有小,型号不一,但是在自己头上飞的不再是狂轰乱炸的日本飞机,也不是国民党飞机,而是人民军队自己的飞机,这是多么畅快的事儿啊!”
      1952年,阮崇武作为留苏预备部的学生,参加过新中国成立三周年的国庆群众游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公安部长、劳动部长的他也曾多次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过国庆群众游行,“但都没有开国大典那样激动人心。”
      阮崇武说今年的国庆阅兵一定会守在电视机前。60年,是新中国沧桑巨变的复兴梦想;60年,是中华民族饱经风雨的奋斗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阮崇武:燃油附加费改革不是突发奇想
    阮崇武.jpg
           南海网3月6日消息:这是位于海口海府路省委大院一侧的安静小院。院内清爽整洁,满目绿色。
      今天上午9:30分,记者准时如约来到这座漂亮小院。
      在地方工作过,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过,在国外工作过;从事过党务工作,又从事过科技工作、行政工作;既是专家,又是外交家;连任三届中央委员,历任中国最大城市常务副市长和国家两个重要部的正部长;从1993年起,书记、省长“一肩挑”,主政海南5年。
      这些光环,照着晨光中的阮崇武,耀眼又宁静。
      海南5年,一场“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使他从此不会被遗忘。
      在这个温暖的早晨,阮崇武谈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谈燃油附加费改革……时光飞转、风云变幻,他精神矍铄、睿智敏捷、淡定从容。
      不是突发奇想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成绩巨大。阮崇武说,燃油附加费改革是海南20年一路改革、一路探索、一路创新的结果。
      燃油附加费改革源于阮崇武刚来海南时目睹的“三乱”状态。随便什么人都拿个杆子拦着收费,但费收到哪不知道。一边为负担太重叫苦,一边大量资金流失,同时公路建设养护缺口很大。
      “来海南,我当时主要想法是如何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改掉计划经济思维,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阮崇武说,人、财、物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没有这种自由流动,谈何市场经济。
      从源头上进行改革,这是当时他的强烈想法。
      很快,燃油附加费改革提上日程,一场被称为“釜底抽薪”式的改革开始谋划。
      改革是有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来自各利益部门和个人。公安、部队、市县、加油站、消费者等等利益关系,在改革中都要得到很好的平衡。没有这点,改革改不成。
      “燃油附加费改革不是突发奇想。”阮崇武说,涉及到的利益各方、技术手段、操作方式等,都做了周密的设计。改革最终得以顺利实施,与此密切相关。
      这桩事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减轻了负担,降低了成本,还影响到了一、二、三产业,影响到了GDP,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阮崇武说。
      海南会成功
      其实,如何评价燃油附加费改革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没有干成的我们干成了,别人没有享受的我们享受了。
      阮崇武将燃油附加费改革视为他主持的几项改革中最早、最成熟、最具创新的一项改革。此项改革为其它改革的推进起了个好头。
      从燃油附加费改革中,阮崇武得出几个体会:改革首先要有正确的思路,要找准定位;要有整体的规划;要把可能碰到的困难尽量穷尽;要有决心,不能一碰到困难就往后退;要有办法,光破不立,会乱套。边破边立,逐步整理,整理到符合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来;不是你一个人在做事,是大家在做事,各方的配合才能把事做好。
      “改革是要抓时机的。”阮崇武说,如果当时不是下定决心,尽快实施,越拖到最后越难,利益关系的固化会使改革代价太大。
      针对有人对燃油附加费改革走到今天所提出的一些新思考,阮崇武认为:很正常。
      他说,任何一项改革都会不断碰到新问题,都会不断有新的利益关系和冲突,这点永远不会消失。改革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论如何完善,都不应影响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他认为海南现在走到了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思路很扎实,不是要一步登天,而是夯实基础,踏踏实实往前走。这很好!”阮崇武说。
      阮崇武认为,现在的特区概念已不是当年的概念,我们许多政策已无所谓优势,主要靠政府更好的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他重申当年主政海南时的一句话:改革主要是从政府身上开刀。有这样的魄力胆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就会成功。
      “海南会成功,因为海南有这样的魄力胆识和创新精神。”阮崇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1: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阮崇武与他的特区改革岁月
    本报记者 王颖春 王心武
      
       在海口老省委大院内的幢幢老建筑中,一座被绿色植物缠满的二层小楼低调安详。这里居住的,是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公安部劳动部两部部长,后任海南省省委书记兼省长的阮崇武。
       阮崇武主政海南期间,正值海南省房地产泡沫破裂,海南经济陷入低潮的历史时刻。也正是在这5年中,海南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燃油附加税改革实施、各项法律法规大量颁布,并且确立了日后海南发展的主导思想――“一省两地”。
       “不改革就没有活路,”这句话从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嘴中淡淡道出。在这份平淡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海岛在改革陷入低潮之后,继续迎头赶上的历史历程。
      
      上任撞上低潮期
      
       1993年初,阮崇武作为劳动部部长,正在就“社会保险”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并准备在相关地区实施。此时已临近春节,中央突然一纸任命,要求他赴海南担任省委书记,并且第二天立刻出发。阮崇武至今仍旧记得,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五,他离开寒冬的北京,再一次跨过琼州海峡,来到这个南国热岛。
       到达海南后,阮崇武马不停蹄,用了一周时间,将海南全岛考察一遍。那时候,尽管海南建省办特区已有5年,但由于定位于“海防前线”,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
       用阮崇武的话说就是:“电话是手摇的,公路是土的,水电也是时有时无。有时候接待外宾,吃着半截饭,可能一下子就没电了。”当时海南省财政收入只有4亿多,不及广东富裕地区一个乡村的收入。
       更严峻的情况还在后面。阮崇武赴任不久,全国范围内的宏观调控随后而至。海南房地产泡沫在疯狂膨胀后迅速破裂,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与资金,像潮水一般褪去,留给海南的只剩下烂账与烂尾楼。阮崇武在主政海南的第一年,就赶上了海南建省历史上的经济低潮期。如何把海南从萧条中带出,成了当政者的当务之急。
       “不改革,海南就没有活路。”这是阮崇武给海南开出的药方。
      
      不改革就没有活路
      
       改革的第一把火烧向了电信行业。一个长途电话要几十分钟才能接通,是海南建省之初的真实写照。虽然1993年通信行业已有了发展,但“电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
       作为孤悬海外的省份,阮崇武知道通讯在海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国家电信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阮崇武仆一上任就提出要把全省用网络连接起来,做到视频、音频与互联网三网合一,这在当时是极为超前的思路。
       现在回顾,海南是最早铺设光缆的省份――从广东到海南铺设了2.5G带宽的海底光缆;海南也是最早使用模拟信号用“大哥大”进行通讯的省份。那时候‘大哥大’刚一上市,卖到6万元一个,立刻成为海南老板们最热衷的东西。电信业的发展,为海南经济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直到现在,海南电信业在全国仍属发达行列。
       除了发展电信业,作为阮崇武个人标签式的改革,当属“一脚油门踩到底”了。1994年1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征收管理办法》施行,在全国率先推出公路交通四费合一改革。
       据阮崇武回忆,当时从海口坐车到三亚,途中还要吃一顿午饭,差不多要花一天时间。路况不好,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让人头痛的,是遍地林立的收费站。
       “我们开车出去考察,每过一个村镇,就有一个木栏杆拦着要钱。”
       “省委书记的车也要钱?”
       “不要钱,你也要下车跟他说啊。”说到这里,阮崇武略微一笑。
       遍布各地的收费站,将本来不大的海南岛分割成了无数个收费区域,各区域之间的物流联系,需要用钞票来完成。当时一车蔬菜从三亚运到海口,单是过路费一项,就要交上二三百元。此疾不除,海南农产品竞争力便无从体现。
       这种情况下,阮崇武开始了其最为称道的“一脚油门踩到底”的改革。各种道路收费取消后,大大缓解了物流压力。由于此项改革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多,所以也受到了很多既得利益部门的反对。但对于大多数海南群众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善政,因此也换来阮崇武的良好口碑。
       取消道路收费后,当年征收燃油附加费4.9亿元。近5亿的税收,可以从银行贷出四五十亿,这些钱,成为海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全岛三纵四横交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阮崇武还大力发展电力、水利设施,当时海南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3000毫米,但大部分雨水都流到了海里,海南属于工程性缺水。针对这种情况,阮崇武从国家争取了各种水利经费,并修建了三亚、东方等大型水库,解决了海南的缺水问题。
      
       先立规矩后办事与先上车后买票
      
       “先立规矩后办事”,是阮崇武主政海南期间反复提倡的另一事情。
       1994年,之前特区独享的外贸政策在各省普惠化之后,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特区,变得越来越“不特”:从税收到审批,已经逐渐与内地趋同。此时,留在海南手里的,就只剩最后一张王牌:特别立法权――海南可以将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到法律高度,之后再送中央备案。
       那时,省里每个星期都要开会立“规矩”,阮崇武曾先后立了大小一百多个法律法规,内容涵盖各个方面。特别关于社会、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的法律,其他省份都还是条例的时候,海南已经立了法。
       当时有人质疑阮崇武,说邓小平都讲“摸着石头过河”,你怎么能说是“先立规矩后办事呢?”
       “这并不矛盾,摸着石头过河的大方向是确定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摸大石头还是小石头?水上的石头还是水下的石头?这里面有很多的选项,因此必须要先立规矩,改革才能有章可循。”阮崇武如此回答别人对他的质疑。
       除了“先立规矩后办事”,阮崇武提出的另一政策是“先上车,后买票。”当时在海南注册企业,最多的时候需要一百多道审批手续,一个企业光是注册,就需要好几个月时间。
       为了加快企业在海南的投资速度,阮崇武将那些没有必要的审批步骤全部砍掉,只留下十几道必须的手续。
       “你审查企业资金和人员资质都是没用的,因为钱和人都可以在注册的时候调进来,注册完再抽走。这些没必要的手续有都可能是腐败的陷阱,与其这样,不如把它废掉。”
       所谓的“后买票”,就是在企业年审的时候,再去核查企业的具体利润与税收,如果这两项有问题,就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为了预防腐败,阮崇武还取消了税收专管员制度。
       “税收专管员要进到企业里面去收税,走到哪里都是太上皇。”阮崇武将其改为大厅办税,窗口办公,简化了手续,透明了行政。
      
      推崇股份制海南航空起飞
      
       股份制是阮崇武在改革路上推崇的另一法宝。
       “当时谁搞股份制我都支持,很多股东在一起,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至少会理智一些,包括马恩在内的很多人都对股份制给予了正面评价,所以发展市场经济不搞股份制是不行的。”阮崇武说。
       在海南,最成功的股份制企业非海南航空莫属。海航筹建之初,阮崇武就希望海航董事长陈峰以股份制的形式到美国去找投资。阮崇武当时的原话是:只要能从美国拉来钱就算没白干。
       这种情况下,陈峰找到了索罗斯,并最终获得2500万美元的注资。正是利用股份制,海航获得了其发展史上十分关键的一笔资金,也正是利用股份制,海航得以从一家最初只有1000万人民币启动资金的企业,发展成今天资产过百亿的航空巨头。
       据阮崇武回忆,海航成立之初,连驾驶员与空乘人员都找不齐,因此只能从其他航空公司“挖角”,这一行动遭到了其他航空公司的一致抗议,并且告到了国家民航总局。
       “不得已,我只能到民航总局去疏通。我说,如果你下行政命令不允许挖人,我就花钱请外国人来。”从那以后,海航才解决了人力资源瓶颈,这对海航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一省两地的提出
      
       “一省两地”是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简称,在海南省1996年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关于是否要走工业化道路这一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建省初期,曾经提出以经贸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又提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后又提出应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直到“一省两地”被正式确立为海南省立省之本后,海南的整体发展思路才初步确定下来。
       海南的主导产业究竟应该选择什么,当时有人说要发展旅游,有人说发展工业,还有人说发展“三来一补”。
       阮崇武则认为,“三来一补”根本不适合在海南落地生根,因为海南既不靠近原材料产地,也不靠近消费市场,在海南搞“三来一补”,光是运费就了不得。
       “以第三产业为主行不行,可以去问问财税厅,一问就知道了。”由于旅游对税收贡献有限,因此必须发展工业,否则“税收起不来,万事皆空。”
       当时省里的思路是,发展工业,一定要立足于海南的优势。建设新兴工业省,要依靠油气资源发展炼化产业,依靠地理位置发展农业加工,依靠自身环境发展医疗制药。
       “发展油气的好处在于,上下产业链带动很大。马六甲距离海南很近,在海南加工以后再运到大陆或者东南亚是很容易的。”阮崇武认为,工业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挣不挣钱。如果是污染企业,则一定要先把污染问题解决好。而发展农业,关键是要以运销加工为中心,仅仅单抓生产是搞不好的。
       “未来,海南还是要按照‘一省两地’的思路发展下去,这才是客观规律。”阮崇武最后说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2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4-27 21:52 编辑

    阮崇武先生接受央视网品牌国际频道采访
    阮崇武接受央视网品牌国际频道采访.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